之前讨论“小众特长班”的时候,有一位妈妈留言说:爸爸认为编程是智商税,但是身边的孩子都在学,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
我想到前段时间妞妞学校请了一个专业老师开设编程兴趣班,但是没开多久,因为人数太少就关停了,澳洲这边的家长们貌似没有那么关心“孩子要不要现在就学编程”这件事,没就没了,学不学好像无所谓,这和国内家长在低龄段就对“编程”各种热衷和追捧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所以“少儿编程是不是智商税?”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心里犯嘀咕,不知道背后到底是商业行为在炒作,还是真的需要从小就学习?
于是我先找国内给孩子报名“编程”的同事和朋友聊天,想了解他们给孩子学编程的想法和效果?聊了一圈发现:
学编程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孩子喜欢乐高,从小报乐高课,学了几年乐高后,就开始学Scratch,尝试机器人编程。因为孩子喜欢,就一年1-2万,2-3万的投入着,几年下来也要五六七八万的投入。
-有的是为了打比赛,拿证书,为升学做准备。学了编程可以参加国家白名单中的科技竞赛,高中申请科技特长生,参加信奥赛,高考申请国家“强基计划”等等。
-有的是因为小孩喜欢玩手机打游戏,觉得学了编程后,会去思考游戏背后的逻辑,可以自己设计制作游戏而不只是没头脑的玩,用兴趣带动另一个兴趣。
-有的是想让孩子学习编程思维,通过编程锻炼孩子的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专注力;有的还觉得可以通过学习编程提高数学和英语的成绩……
-还有人还不太明白“学习编程的路径”,感觉是个趋势,大家都在学,我们也要学。
很明显感觉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升学的挂钩,还有培训机构的营造的紧张氛围,让少儿编程变成大家心里焦灼的一把火,似懂非懂但又生怕错过落后。
接着,我去搜索“少儿编程”并拜托国内的同事了解编程相关培训机构的课程,紧接着一波关键词出现:
乐高,机器人,少儿编程,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大赛,创客,信息学,信奥赛,白名单竞赛,科技特长生,Scratch、Python、C++、人工智能、AI发展、GhatGPT、科技强国……等等
各种和编程相关的概念弄得人眼花缭乱,如果家里有个懂行的,或许还能把把关,不懂的或者一知半解的,可能就直接被“羊群效应”带着走了…大家都说人工智能、编程是未来趋势和必备技能,那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
但奇怪的是:
那些说“少儿编程是智商税”的人要么从事计算机行业,要么爸爸就是码农,为啥行内人都说是少儿编程是智商税呢?
越奇怪越想了解:
●到底什么是少儿编程?
●要不要让孩子去学编程?为什么学?
●什么时间开始学比较好?
●编程的学习路径是如何规划?
在做了一圈功课后,我觉得:
我的观点
1、没必要提前学
编程是一门和孩子的认知、思维、逻辑强挂钩的学科,不存在越早学越好,反而长大了学更有优势,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出成绩。在孩子3-6岁的阶段,编程不是必选项。
2、花明明白白的钱,搞清楚再选择
编程按照硬件编程和软件编程分为不同的赛道和学习路径以及应用方向,要先搞清楚概念,再结合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去选择,不要盲从。
3、不要本末倒置
不要想着孩子做事没有条理,数学成绩不好,动手能力弱,学编程就可以帮孩子提高,但其实真相是,恰恰只有逻辑能力强,数学基础好,善于动手的孩子,才能把编程学好。
接下来,具体来聊聊我的功课:
很多家长刚开始接触“编程”这个概念,大部分是从乐高或机器人开始的,在搜索“少儿编程”的时候,也会出现大量的乐高搭建和乐高机器人课程。
但其实乐高和编程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学编程没必要一定要学乐高,学机器人也不等同于学编程。
在少儿阶段学习编程分为两个方向:
●方向一:软件编程(少儿编程)
●方向二:硬件编程(机器人编程)
两者和乐高都没有直接关系,少儿编程和机器人编程是完全两个不同的赛道和方向,他们针对孩子的兴趣点、学习路径以及对于升学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都完全不同。
最直观的区别在于:软件编程是通过编程语言实现一个功能,解决一个需求和问题,比如自己设计一款小游戏,设计一个计算器;
△少儿图形化编程
而硬件编程则是将将编程语言作用于硬件,通过控制硬件而完成一个需求,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设计一款:自动乒乓球发球器、投篮计数器等等。
△网络图片:机器人编程
01
先说说乐高
我们常说的乐高是一家丹麦家族玩具公司,也是乐高积木的制造商。
.
乐高积木按照种类主要分为三种:1.砖块搭建,2.机械搭建,3.乐高机器人。
砖块搭建:主要分为大颗粒和小颗粒,很多孩子从3岁就开始玩,根据五指分化和手部精细工作的能力,先玩大颗粒再到小颗粒,搭建出来的作品是静态的。
机械搭建:机械搭建是在砖块搭建颗粒积木搭建的基础上,使用轮子、齿轮、马达、控制器等等,利用简单基础的物理机械原理,孩子搭建用乐高搭建的作品可以从静态变为动态。
乐高机器人:是乐高集团开发设计的机器人玩具,是通过软件程序的编译控制硬件机器人,让机器人完成指令。孩子需要先拼搭原件,然后使用NXT或者EV3的编程主机编设程序,把指令储存在模块里,让机器人完成指令。
但是学习乐高机器人并不等同于学习编程,乐高机器人只是编程的一个应用方向而已,属于机器人编程,偏向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空间结构能力。
02
再说说机器人编程
机器人编程,是指通过组装、搭建、编程达到运行机器人目的,同时也是多学科融合:数学、物理、工程、科学、技术、建筑、信息技术、艺术等,所以很多人也把“机器人编程”称为“STEAM项目化课程”以及“创客项目”。
而我们很多人一提到机器人编程,就会先想到乐高,其实乐高机器人≠机器人编程,乐高机器人只是相对比较主流,也比较老的一条学习机器人编程的路线,但并不是唯一的。
我去了解了几个机器人编程机构的课程设计,会发现其实“机器人编程”并没有所谓统一课程大纲和体系,而机器人本身又是一个比较综合、分支类目比较多的科目,所以各个机构基本都是以兴趣培养+赛事出口为方向,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不同的学习路线,硬件为主,软件编程为辅,而且比赛为团队赛为主。
所以在给孩子选择选机器人课程时,课程体系的筛选、对标的赛事出口及师资力量非常重要。目前主流的机器人编程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兴趣培养启蒙
这一类主要针对小年龄段的孩子,通过积木和一些开源主板做一些简单的创客类的项目,比如:
●乐高机械搭建
●小河狸创客
都是以乐高或类乐高系的产品做机械搭建为主,以机器人编程课作为入口,培养孩子机器人编程的兴趣。
第二类:专业竞赛方向
竞赛路线是根据机器人比赛的体系来划分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系列:
●FIRST系列(国外赛事)
●VEX系列(国外赛事)
●MakeX系列(国内赛事-对标国家白名单)
机器人编程对标国家白名单竞赛: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
-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01/FIRST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