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江汉大学与慧科集团合作举办的江汉大学年度通识教育实践课程暑假训练营“Python数据科学训练营”举行了结营仪式。本次训练营汇聚了来自15个学院的名学生,同学们通过十天的学习与实训,理解专业知识应用场景,强化利用数据技术来分析问题、支持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训练营中提升对数据科学的认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综合素质。
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教务处处长周昕、教务处副处长杨俊杰,慧科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管刚,湖北省总经理郭颂等学校领导及企业代表出席结营仪式。
面对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主的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挑战,专业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学校促进内涵建设的要求,为推进江汉大学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积极探索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形式,试点微专业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特举办年度通识教育实践课程暑假训练营。
跨专业跨年级首次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征集评审
本次训练营面向江汉大学(不限专业、不限学院)进行全校征集,最后通过线上学习和选拔,共有15个学院的名学生入围。训练营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示范案例,首次通过线上直播展示学生团队答辩的环节,并邀请百余位线上观众参与评分互动,特设专家评审团进行场外评分。六组同学经过现场激烈的角逐和答辩展示,综合线下老师和线上评审团的分数后,第五组同学《未来就业城市的选择问题》的作品收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结营仪式上,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发表讲话,他表示,训练营是培养和发展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深入推进了江汉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新工科建设,也创新了实践培养体系。将来自15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聚集起来,将大家的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结构的复合交叉,这必将有助于大家创新能力提高,提高大家今后的社会职场竞争力。
此次训练营是江汉大学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一次尝试,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形式真正的体会到了学科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跨专业的学习经历也让很多同学感触颇深。
学生代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余华学生代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余华同学在结营仪式上发言,他说:“通过本次十天的学习我不光收获了Python相关的知识,提高了编程能力,也收获了友谊。我们搭建了日后Python的学习框架,对Python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一个个小项目案例的学习,大大激发了我对编程的兴趣。老师们悉心的指导,不仅让我们解决了实际中的问题,也让我们学会了当编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我相信在未来如果我遇到了Python上的一些问题,我将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去寻找解决办法。”
来自法语专业的徐辰同学表示,利用暑期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语言是一次对自己能力提升机会,同时也有助于自己之后的就业实践。训练营与日常上课有很多不同,在训练营中感受到了课程学习的压力更大,内容也更加丰富。虽然有些辛苦,但是看到自己做出的模型和作品,感觉到十分有成就感。
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吴焱同学说:“最开始的时候,对于跨专业的学习表示有些惧怕,但是学于其中也感受到了编程学习的乐趣。训练营有序的学习计划让自己感受到了时间规划的重要性,这点对于自己今后的成长很有益处。身处团队之中,也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中交流的重要性。自己觉得收获最大的是,这个训练营让我学习到了一种新的思维,编程思维其实可以利用到很多领域去解决问题。”
技能提升,情感互动
负责本次训练营课程设计的慧科集团专家教研员包宜洋说:“这次的训练营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线上学习+线下实践两部分。线上主要为前置知识课程,包括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和Web前端技术与实践。线下课程实践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Web交互与实战开发”等六大实践模块,每一部分都设计了大量的实验案例,我们的讲师会以案例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讲授。”
对于训练营的大部分同学来说,这次跨专业的学习是一次在短时间内挑战自己学习能力的尝试。训练营主讲老师马星原表示,学生们感觉训练营的学习内容密度更大,每天都处于吸收知识和自我消化反馈的过程中。马老师说:“有些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Python,但是他们的学习劲头特别足,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甚至可以比有基础的同学还要深入。”
学生现场展示答辩EMO运营体验管理师(EMO-ExperienceManagementOfficer)龚茜负责跟进整个训练营的全过程,全程与学生们接触最紧密,学生的变化和努力她都看在眼里。“同学们的上进心和吃苦耐劳的劲儿让我很意外。在训练营期间,有同学身体不适,但是一直没有请假中断学习,医院,在排队等待的时候还在用腾讯会议线上听课,一直在坚持不放弃。第二组团队最开始不是特别和谐,学生积极性不高,后面我们给这个小组全部同学做了一次访谈,发现每位同学都是自己专业班级成绩的前几名同学。在完成访谈后,这个小组在项目分工和作业完成情况上,都做的非常好,项目答辩ppt也最先完成。孩子们需要沟通,他们的潜力也值得被发现被挖掘,每个人都是宝藏,训练营可以让他们发光,我们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训练营在今天迎来了结营仪式,学生们展示作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评审手中的分数,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训练营也许只占一小部分,但影响是久远的,因为训练营要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时间规划,还有团队精神、自我优势发掘等等。
本次训练营的设计采用了慧科的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实战检验的“三实”模式,重视课程知识前置学习以及实境操作,以真实案例驱动教学,实操对应编程及数据结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利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江汉大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一次尝试,也是优化教学实践模式的校企合作典范,校企双方共同为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