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基于Python语言中ArcPy模块,实现ArcMap自动批量出图,并对地图要素进行自定义设置的方法。
1任务需求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文所需实现的需求。
现有通过ArcPy读取Excel多时序数据、批量反距离加权IDW插值与批量掩膜所绘制的北京市在年05月18日00时至23时(其中不含19时)等23个逐小时PM2.5浓度插值数据栅格图层,每小时一个图层,因此共23个图层;以当日10时为例,该时刻的栅格图层如下所示。
我们希望做到的有两点。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前述23个栅格图层的符号系统都为灰度拉伸的状态,因此希望按照一个给定的模板图层文件m.lyr,调整这23个栅格图层的样式(即拉伸的颜色),并分别以.lyr格式导出这23个栅格图层文件;且希望导出图层文件的文件名包含具体的时刻。如下图所示。
第二点希望做到的是,将每一个栅格图层都设置为彩色后,添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等地图要素,并导出为图片格式。以当日10时、20时为例,我们所希望导出的图片如下所示。
且希望导出图片的文件名同样包含具体的时刻。
2代码实现了解了需求后,我们就基于Python中的ArcPy模块,进行详细代码的撰写与介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编写代码的时候,为了方便执行,所以希望代码后期可以在ArcMap中直接通过工具箱运行,即用到Python程序脚本新建工具箱与自定义工具的方法;因此,代码中对于一些需要初始定义的变量,都用到了arcpy.GetParameterAsText()函数。大家如果只是希望在IDLE中运行代码,那么直接对这些变量进行具体赋值即可。关于Python程序脚本新建工具箱与自定义工具,大家可以查看ArcGIS将Python程序脚本创建为工具箱与自定义工具的方法详细了解。
上面提到需要初始定义的变量一共有七个,其中arcpy.env.workspace参数表示当前工作空间;mxd_file参数表示后期批量出图时,提供地图要素参考信息的地图文档.mxd文件;lyr_file参数表示后期批量出图时,提供地图着色参考信息的模板图层.lyr文件;mask_path参数表示前述插值栅格图层所保存的路径;new_lyr_path参数表示插值栅格图层经过样式修改,并转为图层文件后的保存路径;png_path参数表示最终出图结果的保存路径;dpi参数表示最终出图结果的图像分辨率,单位为DPI(DotsperInch)。
其中,上述第二个参数,即提供地图要素参考信息的地图文档.mxd文件需要由用户自行创建,并在其中配置好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等地图要素的名称、文本、位置、样式等信息。或许这么说有点不清楚,大家看下面这幅图就能比较容易明白了。
没错,这个提供地图要素参考信息的地图文档.mxd文件其实就是一个在LayoutView中设置好各种地图要素位置、大小、字体、颜色等的地图文档文件;它就相当于是一个模板,这个模板里各种地图要素长什么样子,后期我们批量出图结果图的地图要素就长什么样子。
此外,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ArcMap中似乎偶尔会出现无法有效执行lyr.visible=False或arcpy.mapping.RemoveLayer(data_frame,new_lyr[0])等代码情况;因此若直接在上述地图文档文件中配置图例,最终出图结果有时会出现多个图例堆叠,不能保证出图结果百分之百完美。基于此,选择将图例格式元素(elm.name==”title”)转换为由一个图片格式元素(elm.name==”pic”)与两个文本格式元素(elm.name==”text”)组成的新元素,从而实现最终结果图中图例的绘制。
如果大家还是不明白,可以直接下载我的这一.mxd文件;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