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流程控制是Python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Python提供了多种流程控制语句,包括if语句、while循环、for循环、break和continue语句等。这种流程控制在各个语言中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你已经学过其他的语言,那么这章节就可以直接跳过。
##if语句
if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condition`是一个布尔表达式,后面一定要加冒号,这是python语法规定。if语句后面的条件表达式是可以加括号的,但并不是必须的。使用括号可以使代码更加清晰易读,特别是在复杂的条件表达式中。然而,括号并不是语法要求,可以根据个人编码风格和团队约定进行选择。
```python
ifcondition:
#codetobeexecutedifconditionisTrue
else:
#codetobeexecutedifconditionisFalse
```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if语句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正数:
```python
num=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
ifnum0:
print("输入的数是正数")
else:
print("输入的数不是正数")
```
##elseif语句
elseif语句用于在if语句之后添加多个条件分支,使用方式和if语句是一样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最后的else语句是直接在else后面加冒号的,应该后面已经没有判断条件了。
```python
ifcondition1:
#codetobeexecutedifcondition1isTrue
elifcondition2:
#codetobeexecutedifcondition1isFalseandcondition2isTrue
else:
#codetobeexecutedifcondition1andcondition2areFalse
```
`condition1`和`condition2`是两个布尔表达式,如果它们的值为True,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否则执行else语句中的代码块。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elseif语句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
```python
num=int(input("请输入大于0的数:"))
ifnum0:
print("输入的数大于0")
elseifnum0:
print("输入的数小于0")
else:
print("输入的数等于0")
```
##for循环
for循环用于遍历一个序列(如列表、元组或字符串)中的元素。它的语法如下:
```python
forelementinsequence:
#codetobeexecutedforeachelementinsequence
```
其中,`element`是当前遍历到的序列元素的值,`sequence`是一个序列(如列表、元组或字符串)。循环体内的代码块可以包含任意Python语句。在每次循环迭代中,`element`的值都会被更新为下一个序列元素的值。
###遍历类型
for循环是可以用于遍历各种序列,主要有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等。
1.遍历列表:
```python
fruits=["apple","banana","orange"]
forfruitinfruits:
print(fruit)
```
2.遍历元组:
```python
numbers=(1,2,3,4,5)
fornuminnumbers:
print(num)
```
3.遍历字符串:
```python
word="Python"
forcharinword:
print(char)
```
4.遍历字典的键:
```python
ages={"John":25,"Alice":28,"Bob":30}
fornameinages:
print(name)
```
###range关键字
以上是for循环遍历列表元组相关操作,有时候我们又需要遍历序列,这时候就需要`range`关键字了。在Python中,`range()`是一个内置函数,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它可以通过指定起始值、结束值和步长来生成相应的序列。
`range()`函数的语法如下:
```python
range(stop)
range(start,stop)
range(start,stop,step)
```
参数说明:
-`start`(可选):起始值,默认为0。
-`stop`:结束值,生成的序列不包括该值。
-`step`(可选):步长,默认为1。
`range()`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可迭代对象,通常与for循环结合使用。当只传递一个参数时,默认是作为结束值;当传递两个参数时,第一个参数作为起始值,第二个参数作为结束值;当传递三个参数时,第一个参数作为起始值,第二个参数作为结束值,第三个参数作为步长。
以下是一些使用`range()`函数的示例:
```python
#生成0至4的整数序列
numbers1=range(5)
print(list(numbers1))#[0,1,2,3,4]
#生成1至10的整数序列
numbers2=range(1,11)
print(list(numbers2))#[1,2,3,4,5,6,7,8,9,10]
#生成0至10的偶数序列
numbers3=range(0,11,2)
print(list(numbers3))#[0,2,4,6,8,10]
forelementinrange(start,stop,step):
#在此处执行循环体语句
```
需要注意的是,`range()`函数生成的是惰性序列(lazysequence),它并不会一次性地将所有的值都存储在内存中,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才生成新的值。如果想要立即获取包含所有整数的列表,可以使用`list(range(start,stop,step))`的方式进行转换。
```python
#遍历1至10的整数,步长为1
fornuminrange(1,11,1):
print(num)
#遍历0至10的偶数,步长为2
fornuminrange(0,11,2):
print(num)
#遍历10至1的整数,步长为-1
fornuminrange(10,0,-1):
print(num)
```
##while循环
while循环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它的语法如下:
```python
whilecondition:
#codetobeexecutedrepeatedlyuntilconditionisFalse
```
`condition`是一个布尔表达式,如果它的值为True,则执行循环体内的代码块;否则跳出循环。循环体内的代码块可以包含任意Python语句。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while循环来计算1到的和:
```python
total=0
i=1
whilei=:
total+=i
i+=1
print("1到的和为:",total)
```
注意,在while循环中,一定要确保在循环体中更新循环条件的值,以避免无限循环的情况发生。如果条件永远为真,会导致代码陷入无限循环的状态,程序无法继续向下执行。
为了避免无限循环,可以在循环体内使用适当的条件控制语句(如break)来跳出循环,或者在外部设定一个计数器,并确保在合适的时机更新计数器的值。
##break语句
`break`是一种控制流语句,在循环中使用它可以立即终止循环并跳出循环体,进而执行循环外的下一条语句。当`break`语句被执行时,程序将会跳出循环,继续执行循环后面的代码。它可以用于`while`循环、`for`循环等循环结构。
```python
fruits=["apple","banana","cherry","date"]
forfruitinfruits:
iffruit=="cherry":
break
print(fruit)
print("Loopends")
```
输出结果为:
```
apple
banana
Loopends
```
在上面的示例中,当循环遍历到`"cherry"`时,满足条件`fruit=="cherry"`,`break`被执行,立即终止了循环。因此,后续的`"date"`不会被输出。
使用`break`语句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提前退出循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迭代。在某些情况下,特定条件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循环无需执行其余部分,这时可以利用`break`来提前终止循环,节省计算资源。
##continue语句
在Python中,`continue`语句用于跳过当前循环中的剩余代码,并继续执行下一次循环。当`continue`语句被执行时,程序将立即跳转到循环的开头,而不执行`continue`语句之后的代码。它通常用于条件判断内部,用来控制循环的执行流程。
```python
foriinrange(1,11):
ifi%2==1:
continue
print(i)
```
上述代码将输出偶数的数字,而跳过了奇数。输出结果如下:
```
2
4
6
8
10
```
在上述示例中,循环从1到10,当遇到奇数时,`continue`语句将会跳过`print(i)`的执行,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从而实现了只输出偶数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continue`语句只会跳过当前循环内部的剩余代码,不会终止整个循环。如果要彻底终止循环,可以使用`break`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