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与世界同步相信到现在,大家都已经打过新冠疫苗了吧。不过,打过疫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视目前的防控工作情况,随意地想去哪去哪。特别是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本市考生来说,即使你想在考前出去散散心,也是不!可!以!的!近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相关通知,明确表示——高考考生尽量不要离津即日起本市高考生尽量不离津5月20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年天津市普通高考及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生防疫与安全须知》。《须知》中指出:从5月21日起,考生可在“招考资讯网”下载个人健康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自5月24日开始,考生须如实填写个人健康卡,签署安全考试承诺书,于考试当天入场时交给监考员。考生须于5月24日前申请天津健康码,并每日进行更新,经过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监测,考试当天为“绿码”的考生才能进入常规考点和常规考场参加考试。5月24日至6月10日,考生尽量不要离津,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保持居家或家校两点一线,尽量避免与外地来津人员接触,避免去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聚集。新高考模式与“编程”息息相关同时,今年也是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8省市首次实施“3+1+2”高考模式。在新的“3+1+2”高考模式中,将采用新的计分方式。即考生总成绩=全国统考科目成绩+选考科目成绩。其实早在年,3+3新高考政策就在上海、浙江(7选3)开始启动,而后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也加入其中。新高考模式意味着考生们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而很多开启高考改革的省份,都在有意无意地发布一些可选科目的信号。我们以浙江为例,在年7月,浙江省教育局发布消息,秋季新学期三到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将同步替换新教材。八年级新增Python内容,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算法按照教材规划五六年级开始接触。而在浙江公布将开启新高考模式的年,其实已经把编程纳入了选考科目范围内了。新增多项“智能化”专业据统计,年新增37个本科专业:在这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中,有8个专业,都与“智能化”有关。不难看出,“智能化”将变成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主要侧重点。不仅仅是增加新的专业,在已有的专业上,很多“双一流”高校也在向着“人工智能”的倾斜。上个月,清华大学刚刚庆祝完自己建校周年。与此同时,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宣布,两所国内顶尖高校将联手建立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携手开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而能进入这个实验班的,都至少是数学、物理、信息学的国家集训队队员!也就是说,是实打实的这国内顶尖“学霸”。而这些国内顶尖“学霸”,将通过北大和清华,共同培养成国内“人工智能”方面的顶级人才。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希望你们能稳住心态,在即将到来的“人生分水岭”上,有一个稳定的发挥。而对那些离参加高考还有一段时间的孩子的家长来说,了解国内教育的趋势,也是为孩子将来的规划早做打算。在国家各方面都对“人工智能”教育重视起来的今天,选择培养孩子的编程能力,也是为TA今后的人生做准备。至少在浙江,如果有考生在10年前选择学习编程的话,现在的高考,对他们来说可是轻松不少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