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有三类语句:
一是顺序语句,程序一行一行顺序执行,直到程序最后。
二是条件语句,程序运行到条件语句会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条件则运行其后的语句,如果不符合,则直接跳过。if条件语句。
三是循环语句,程序运行到循环语句,如果符合条件,就运行后面语句,直到不符合条件时,跳过。for循环,while循环。
三种语句今天就来认识一下if条件语句。
一、条件语句基础
1、注意冒号(一定要注意!)
Python中的条件语句,就是以if开头的语句。写法是if条件:一定要注意的是,在条件语句最后要加上一个重要的冒号。
示例:
满足条件继续执行不满足条件,跳过判断语句2、注意缩进(一定要注意!)
Python是严格缩进的。当判断成功后,会执行后续的缩进内容,如果判断失败,则跳过缩进执行下一语句。
如果缩进出错,就无法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哦。
缩进的内容才是if判断内3、else的使用
判断语句会用到if-elif-else。但如非必要,尽量用elif来代替else。
elif与else的区别在于,elif只有在条件符合的时候才会执行,而else,只要前面的判定失败,就会执行。这样会造成一些废数据被收集上来。
二、条件判定
1、等号的判定
注意,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当需要判断等于的时候,要使用两个等号==。
原因很简单,一个等号就成了赋值语句了。如果写成name=小明,那就是给name这个变量赋值。
2、其他符号判定
大于号
小于号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不等于!=
3、大小写敏感
Python中判定语句对于字母的大小写是敏感的,大写A和小写a是不相等的。
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些内容是否相等,又不考虑大小写的时候,就可以用到之前介绍的方法lower(),将所有的字母小写。
在收集客户信息的时候,难免客户会输入大小写字母,使得数据分析难度增大,这时候就可以用lower()将输入标准化。
灵活运用lower()upper()三、多条件判定
1、多个条件同时满足
当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时,可以使用and进行连接,也就是与。
2、只需要满足一个条件
当多个条件判断,只需要一个满足就继续时,用or进行连接,也就是或
使用and和or进行灵活判定四、列表判断
判断是否存在于列表中,使用in,返回True则说明存在,返回False说明不存在。
使用notin返回True,说明不存在,返回False说明存在。
判断是否在列表内if条件语句并不复杂,但使用的场景非常多,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在使用的时候不断积累使用场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