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个头像,你要做好接梗的准备了~
开始的开始跟大妈认识,还是在年,他是我Python入门的老师。那时的我还是个蠢蠢欲动的设计师(今天也还是),一直对技术和编程有着谜一样的好奇心。大学时学过VB和C,试过编程编到运行时直接蓝屏……工作后读了不少HTML和CSS代码,然后在很久以后才发现它们并不算编程语言,也学了一段时间设计师最佳入门语言Processing,但还是一直觉得没有迈入编程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大门。直到年,开智的第一期Python班由大妈全程策划、教学、答疑,这是开智课程的一块试验田,也是我进入代码世界的一条时光隧道。身为一名产品经理+设计师,我跟很多攻城狮打过交道,但是大妈仍然突破了我对这个群体的认识——思维如此奔逸,吐槽抛梗怼人怼bug(更多是思路上的bug)可以无缝切换,涉猎范围之广让人应接不暇。也正是这些特质,让我和其他学员有了独特而难忘的编程初体验。编程和学习编程的正确姿势跟绝大多数的编程课程都不一样,大妈的核心教学理念至今让我获益良多。教是最好的学学习编程第一件事情,不是编程,而是理解「学习」。什么才是更有效的学习途径,这恰恰是绝大部分在线课程不去反思和讲述的元问题。大妈对此毫不含糊。他带来了一次彻底的翻转课堂教学。大妈和课程团队负责提供脚手架,负责当保姆(是真·大妈),而学员们的唯一目标:教会三个月前的自己学会编程。这颠覆了我对在线课程的认识,尤其是对编程这种心理距离颇为遥远的硬技能。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大妈就发车了。于是我们一边听一边看一边写——听大妈唠叨,看各种文档,写教程教三个月前的自己要做什么。我想我写技术教程的叨叨范,应该就是在那时候形成的吧。kidult00/.OM.py.note:00的Python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