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嫁入工业领域的“IT”技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改姓”工“了?而自动化越来越不想之前的OT了?那么,智能制造时代,到底是IT取代了OT,还是OT正慢慢的吸收并集成了IT技术?
智造扫地僧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当年携”颠覆商业环境模式“余威的IT,来势汹汹的进入到工业环境,誓要颠覆工业领域,各种中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一时间让工业领域的从业者,尤其是OT相关的技术人员,感到了这些IT技术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工业很多”痛点“,能够满足之前很多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同时,前所未有的竞争、学习压力也让很多人有了一种”狼来了“的恐慌。
从事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这么久,现在却越来越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IT技术,都加上了”工业“二字。
比如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以太网、工业数据中心、工业边缘计算网关、制造智能MI等等,貌似来势汹汹的IT技术,逐渐的被OT技术所”同化“:
我们看见原有的HMI、PLC,开始搭载LINUX的操作系统,开始集成双CPU,用于独立承担执行边缘计算功能
我们看见原有的工业交换机能够实现数据链路层TSN技术我们看见原生于云计算的物联网平台,开始支持本地部署我们看见OPC开始从C/S模式,到支持发布/订阅模式我们看见机器手臂、工业相机开始具备一定的AI、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我们也看见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业大脑在工业落地、推进过程中的重重压力我们看到工厂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IT\OT职能,IT开始研究非以太网通信,研究PLC编程,研究伺服驱动,OT开始讨论网络安全,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和驱动业务改善的情形,使用虚拟化集群来作为OT系统的IAAS层
所以,智能制造时代,到底是IT取代了OT,还是OT正慢慢的吸收并集成了IT技术?
工业自动化这一领域,貌似从来谈不上一个有自己独有技术体系,我们能够看到其始终会涉及到这些知识领域:机械传统,电力电气、网络通信、操作系统、嵌入式、数据库、电子、计算机、软件工程、自控理论、工艺知识等等。
与其说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倒不如看成其是为了持续解决工业生产运营管理中的问题、痛点的”懂生产懂技术的专业人士“!
结合应用场景、环境,他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为工厂提供”持续可靠、可接受成本“的解决方案,持续满足工厂”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产出“的本质要求。
而今,智能制造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商业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足以让人们能够进一步提升并满足”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产出“的本质要求,更加灵活方便的实现”精益管理“的理念和追求。
我们期望能够与用户走的更近,时刻满足用户的”喜好“,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升产线的柔性,期望实现工艺配方与设备控制的分离,期望实现研发工艺和生产工艺的耦合,期望实现销售订单和生产作业工单的耦合,期望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等等。我们期望能够持续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所以我们我们期望能够实现连续生产而不担心质量追溯、稳定性问题,期望实现工艺控制线能够更加灵活,期望6-sigma指标越来越高,我们期望能够时刻监控并优化影响质量的有各种因素等等我们期望能够持续的向客户提供低成本的产品,所以我们不断消除8大浪费,不断提高设备的运营时间,不断降低劳动力成本,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不断降低库存水平等等
据此,原有的自动化所涵盖的技术手段,貌似越来越”独木难支“!所以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IT技术手段开始在工业领域内被使用,并结合工业领域的纷繁多姿的应用场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工业的问题,解决工业生产运营管理的需求!
所以,我们看到:
自动化开始在HMI、PLC中加入边缘计算,满足制造领域就地数据分析的需求;IT开始在原有云计算的基础上提出边缘计算
自动化开始开发API,与IT形成数据交互;IT开始支持OPC通信,能够有效集成数据
等等
正如那一句话”对于制造人而言,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才是好猫“
所以,我们认为与其争论IT和OT到底是谁取代了谁?倒不如说是:
”制造人“对原来的IT和OT进行了”降维打击“
这也正好也能够应对了那句话——
智能制造本质上不是简单的技术革命,
而是一场管理革命!!!
END
智造扫地僧-致力于